
臨近六一,很多家長會選擇當天帶孩子去游樂場游玩,特別是現在許多城市的大型商場里有都室內游樂場,成為不少孩子流連忘返的“樂園”。但是也有不少家長發現,這些室內游樂場的衛生情況似乎難以保障。
沒有強制性標準 兒童游樂場所衛生狀況不容樂觀
根據觀察,室內游樂園節假日的時候生意都非常紅火,甚至有時候到了“人滿為患”的程度。由于是室內場所,通??諝饬魍ú缓?,但沉浸在玩耍喜悅中的孩子們卻對此并不敏感,大多數孩子玩得不亦樂乎,滿頭是汗,有小朋友將汗水直接抹在游樂設施表面,還有的小孩子會用嘴去“啃”這些游樂設施,走出來的孩子,很多襪子全部都變黑了,顯得很臟。
據了解,目前國家還沒有頒布針對兒童游樂場所的衛生標準,我國《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及《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設定的7大類28小類公共場所中,都未將室內兒童游樂場所衛生狀況納入監管范圍,也沒有制定強制性的衛生標準。兒童游樂場衛生監管處于空白,所以衛生管理多是商家自主行為。有家長反映說:“有些兒童樂園挺正規,門口貼有詳細的衛生指導手冊,入場時他們會用免洗洗手液給小朋友洗手,并配備電子溫度計進行體溫測量,但也有一些入場完全沒有要求。而且像游樂場里常見的海洋球和決明子,工作人員也說過,好一點基本是一個月消一次毒,有的甚至不消毒。”
游園前后 孩子自身衛生也需注意
衛生部門表示,游樂園本身作為公共場所,無論消毒情況怎樣,都有一定的傳染病傳播風險。特別是部分場所通風條件差,空氣不流通,兒童之間的直接接觸或通過游樂設施間接接觸,都增加了手足口病等傳染病的傳播風險。所以一方面家長應關注孩子肌膚密切接觸的娛樂場所和玩具的消毒情況,但是在目前沒有有力監管的情況下,家長另一方面也應關注孩子自身的衛生情況。專家建議,孩子在室內游樂場所玩耍的時候,盡量不要讓他們用手去揉眼睛或者擦嘴,更要避免與場所內設施“親密接觸”。同時,家長應選擇干凈、衛生、正規的游玩場所,游玩后及時洗手、洗澡、更換衣服。
在洗護產品的選擇上,專家認為應該兼顧安全和高效兩個方面。“孩子去游樂場游玩之前和之后都應該注意清潔洗護,在洗手液、沐浴液的選擇上應選擇能夠抑菌抗病毒的產品。如今市面上相關產品很多,但是多數為化學成份,這類產品雖然能做到高效,但是肌膚敏感的孩子用后容易過敏。所以家長可以選擇中藥洗護類產品,在高效抑菌的同時能夠對孩子的肌膚保證溫和安全。”比如家長可以在孩子游玩前后選擇小貝樂兒童板藍根洗手露,殺菌的同時還能夠在肌膚表面形成有效的抗菌防護。在游玩過程中也可以使用小貝樂嬰幼兒板藍根手口濕巾,幫孩子隨時隨地進行清潔,保證一個相對衛生的游玩環境。